藝術品

【藝術收藏】 撰文 / Alison Lin


這篇文章想讓你知道

  1. 關於購買作品前,你該先想清楚什麼?
  2. 除了畫廊、博覽會、拍賣公司、網路,還可以去哪裡購買作品?
  3. 收藏應該抱持著什麼心態呢?可以抱持投資的心態嗎?

我們在新聞報導中時不時會看到哪件作品又拍賣到了上億元,是不是也覺得要踏入藝術市場門檻很高、很難呢?但其實要成為一位藏家,並不是你所想象中的那麼困難,老實說呢......你只要購買一件作品,鏘鏘!你就變成藝術品收藏家了!

當然用自己的錢換到想要的作品不是件難事,但難的地方是:如何購買到合適的作品、心態要怎麼準備,才不會變成冤大頭?

購買藝術作品前

購買藝術品當然是一個很棒的事情,能讓你的生活品質提高、改善心理健康、支持藝術家的同時能夠推進文化發展,但是購買前,有幾點你必須要去思考:

  1. 最重要的問題是:你喜歡這件作品嗎?它帶給你什麼感受?
  2. 第二重要的問題:你的購買目的是什麼?這個原因會影響你後續如何挑選作品。
  3. 再來,可以去哪裡購買呢?
  4. 什麼是合適的藝術收藏與投資心態呢?

Q1. 你喜歡這件作品嗎?它帶給你什麼感受?

第一個問題看起來有點虛無飄渺,但這卻是收藏作品時,最重要且最有趣的事情,當你與作品相遇時,願意將你忙碌的時間、不間斷的思緒暫時停下,靜靜地望向這件作品,在那個當下,能夠慢慢感覺到作品在視覺上和你的對話、以及畫面背後傳遞的情感。

問問自己喜歡這件作品的什麼地方呢?當能夠回應這個問題時,你會對於你的藏品感覺到值得與滿足,也才能發揮收藏的價值,不會因為作品在市場上的價位起伏,而造成生活的壓力與買賣作品的判斷。



Q2. 購買作品的目的?

購買是因為喜歡所以收藏嗎?或是因為投資的目的呢?無論何者,收藏目的並沒有對或錯,差異是在是否需要思考購買後,有要轉手賣出呢?

若是因為喜歡所以購買作品,就較為單純,只要思考到這筆費用是否能夠負擔,便能夠將作品帶回家;但若涉及投資,就必須去思考該創作者是否有市場行情、作品風格與主題在市場銷售狀況,以及整體藝術市場的生態與操作。因為賣作品時是需要有足夠的信任度、專業度的,賣家的身份也是買家會去考量的一大關鍵,畢竟沒有人會願意買來路不明的作品。


藝術家李岡穎的作品

Q3. 可以到哪裡購買作品呢?

1. 代理畫廊

許多對藝術好奇的準藏家們時常被外觀看起來正式、漂亮的畫廊嚇到,難以邁開步伐走進去看作品,但身為藝術家「伯樂」的畫廊大多都歡迎大家走進去欣賞作品,在決定購買前進去畫廊看看作品是個不錯的選擇,除了蒐集作品和藝術家資訊外,也能近距離先看看自己屬意的作品,和畫廊的專家們聊聊作品,獲得藝術家的推廣計畫和介紹,了解市場的行情以及更加認識這件作品。

但這邊比較特別的是,雖然許多作品只要你有足夠的錢便能獲得,但有時候若遇到需求大於供給的藝術家作品,就算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,因為對作品的數量有限,必須將每件作品交付能長期合作的買家,避免買低賣高的炒作,這也是保護還在成長的藝術家市場與未來發展的方式。

2. 拍賣公司

若想要供不應求的作品,拍賣公司會是一個購買作品的好選擇,因為這裡只要出價夠高即可獲得作品,如果可以的話,建議到現場看作品,或是可以查看作品或是相似的作品的拍賣成交紀錄,了解過去與現在的價差,設定自己的競標上限。這邊要提醒準藏家,拍賣公司不負責作品的真偽,要特別小心。

拍賣公司競標的方式包含親身、網路、電話、書面等方式,但相對的要購買的成本就會比較高,包含運輸、關稅、包裝等費用外,因為拍賣公司會在與買賣家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,各家公司收取的百分比 14.5%~25% 不等皆有所異,可以到各個拍賣公司做查詢。

3. 博覽會

博覽會通常為期三到四天,目前博覽會也有越來越多的趨勢,台灣最著名的藝術博覽會就是 ART TA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。博覽會聚集各家畫廊一起販售作品,並由主辦單位挑選符合參與藝博會條件的畫廊,在博覽會中你可以有機會發現新銳藝術家、認識藝術家及畫廊,也有機會也多看、多比較作品,更能以合適的價格去找到自己喜歡的作品,但升值與保值機率較小,誤用純粹投資觀點出發。

4. 藝術家

從藝術家手中購買,好處是確定此作品為原作,但因為藝術家並不熟悉市場定價機制,如直接向藝術家本人購買作品,並不見得購買時是低價取得。若藏家將作品買斷,對藝術家的發展也不是好事,直接影響到藝術家市場的後續鋪墊,作品難以曝光且影響市場的流通性,價格難以穩定成長。

5. 藝術家市集

上上個週末 6/25、6/26 ,我們舉辦了首屆 Artists’ Market 藝術家市集,直接和多位藝術家面對面碰面,作品當然都是原作、也能更直接地與藝術家見面,這是和以往接觸藝術品很不同的方式,想了解更多我們做了什麼,也歡迎閱讀這篇典藏來到市集的專訪〈首屆Artists’ Market藝術家市集直擊:在野的藝術市場與創客精神

Artists' Market 藝術家市集

Q4. 收藏和投資的心態

關於收藏心態,在 mutix 於去年 2021 年十月份邀請到藝視 Podcast 主持人宇正和我們分享藝術市場入門,有豐富收藏經驗的他極力推薦的消費觀念是「收藏 > 投資」。因為購買了作品後不欣賞,只擺在倉庫、積極轉售,除了只是投機的行為,也完全是辜負藝術家努力創作的結晶。而趨近正資產的藝術品,就像是買房子自住,如果沒有要售出,自己也能開心地繼續住在房子中,或是遇到因為房價飆漲、通貨膨脹,銷售後升值的幅度相當可觀。

但是必須提醒:藝術作品作品通常需要五年、十年以上,才有可能逐漸增值,若純粹的想要投資,需要更多時間

在這邊也要提醒身為準藏家的你,購買作品前,需要多看作品,找到喜歡的作品,然後開始著手研究這位藝術家、市場、作品是否流通性高,流通性高也就代表著變現率大。

收藏藝術品除了提供精神層面的提升,而趨近正資產的藝術作品因為藝術品在贈送給他人時,不需要額外支付贈與稅等,也能幫助我們在資產配置上是一個很好的媒介。經過上述的說明,再度重述本文希望讓再踏上收藏之路的你,記得消費觀念是「收藏 > 投資」,這樣才能讓你在收藏時,能夠獲得收藏上真正的喜悅,也才不會因為市場的影響,而判斷錯誤導致失利。


你可能也會想說,那我該怎麼挑作品呢?我們的下一篇〈挑選合適的作品購買〉將會繼續與你討論,以及〈帶作品回家後,我要怎麼照顧藝術品?〉當藝術作品成為你家中的一份子時,怎麼照顧它呢?希望能協助你找到合適你收藏的作品。

2022/06/25-26 Artists' Market 藝術家市集畫冊

參考資料

  1. 黃宇正,「藝場教學」mutix 線上講座,2021
  2. 黃文叡,購藏藝術品的隱藏風險,非池中藝術網,2014,
  3. 辜琪鈞,想收藏藝術品該怎麼入門?小資族首購藝術品三原則,關鍵評論,2015